查看原文
其他

BIM特色办学引领人才培养 人居BIM人才培养初见成效

绿小居 欧亚人居环境学院 2021-11-09

2018两会:

高校土木专业增“BIM技术”课程


当前,我国的建筑业面临着转型升级,BIM技术将会在这场变革中起到关键作用;也必定成为建筑领域实现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围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导意见》,在建设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项目管理、绿色建筑等方面,更是把推动建筑信息化建设作为行业发展总目标之一。


”政府有要求,市场有需求的“的背景下,如何顺应BIM技术在我国运用的发展趋势,是建筑人应该积极参与和认真思考的问题。两会期间,在沪全国政协委员王美华关注到这一点,她在提案中建议,可以校企合作,加强高校土木类专业推广BIM教学力度,增加系统课程,培养技术应用和软件开发“二元”人才。这一提案和报道,让BIM技术更加引发社会、行业、高校的强烈关注。



绿色人居:

BIM人才培养战略实施与落地


欧亚学院作为一个应用型的本科大学,向来善于捕捉当今市场经济最新鲜的变革,并且前瞻性地把握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人居环境学院高度重视BIM技术的发展,早在2014年就开始了BIM技术的教学相关工作。


2015年,人居环境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土木、管理及造价类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绿色建筑、建筑信息化(BIM)、不动产服务”三大发展方向,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搭建了产学研合作平台。同年,在学校的支持下人居环境学院成立了BIM工作室。绿色人居通过产学项目、工作室等多种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BIM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实践教育,并就学生的职业素养、团队协作精神方面进行培养锻炼。



2013年至今,人居环境学院面向行业和地方经济,以行业需求为着眼点,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通过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深化专业内涵。通过产学研合作,构建“平台+模块+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BIM专家团队,引进BIM合作企业,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建筑信息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BIM人才培养方面,以课程调整为例,人居环境学院教发研发中心增设培养学生BIM能力的课程模块,搭建包括通修课程、学科专业课(包括BIM相关课程)、开放选修课程及集中实践课程体系。以实践教学为例,学院依托BIM工程中心和BIM培训中心,搭建了BIM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工作室、项目制学习等多维实践教学模式,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学子心声:

遇见BIM 每天都是崭新的


——BIM中心/土木工程1502班   陈迪意


2015年夏,怀揣着对大学的那份憧憬,背着行囊,我来到了欧亚。刚入学,和大多数人一样,我被大学里形形色色的事物所吸引,被美丽的校园环境所陶醉,但很快,这股新鲜劲儿就过去了,我不再活跃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了。不知从什么时候,我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变成了公寓、餐厅、教室这种三点一线。我属于好动型,骨血里充满了“想干点什么,学点什么,成就点什么”的“鸡血”;加之时代、社会高速发展,生在此时代的我,渴望向国家所倡导的那样“创意、创新、创业”,说实话我感觉到了乏味,想有点儿挑战和未知,新鲜的学习和生活,每天都是崭新的。


学期末,我被教学楼的一张海报深深吸引,上面非常醒目的写着几个大字:“谁掌握了BIM,谁就掌握了建筑行业的未来”。短短几个大字,正正规规的楷体方块字,它却犹如一个倾国妙女,久久吸引我的眼球,此时早已思绪万千。BIM,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如此神奇,我感觉好奇心瞬间迸发,迫不及待拿手机百度了一下有关BIM的资料,不看不知道啊,一看感觉自己满血复活,找到了一直想要和期待的东西。听了麻老师的招新宣讲会后,我内心更加确定这就是我想要的,于是我开始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源,时刻关注BIM行业的消息和学校BIM相关的活动。


大二上学期,我如愿成为BIM 工作室的一员。刚进工作室,经过一段时间的软件操作学习后,我们系统地学习了识图,因为想要用软件来建模,看得懂图纸是前提条件,这些课程按照人才培养计划是要在大三的时候才学习的,通过查阅资料和老师的教授,很快我们具备了基本的识图能力。之后,王彩雪老师又带领我们去了实际的项目工地进行认知学习,让我们实地感受图纸上的那些复杂难懂的构件在项目中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认知实习不仅现场检测了我们的识图能力,同时也让我们对基本的建筑构件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



在这里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学习生活还能这么有趣。在工作室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无论从工作室的整体层面,还是个人层面,每个人每个阶段都有目标,在目标指引下各司其职,团队配合非常默契。


第一次做BIM项目是参加陕西省秦汉杯BIM应用技能大赛上,我和我们团队共同完成了欧亚18号公寓楼的建模任务,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第一次切身体会到团队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我们几个人分工明确,但有配合紧密,遇到难题,在我们团队的协作下都能够很好的解决。一个多月,除了上课,我们一整天待在工作室完成任务;时间紧的时候,我们常常需要通宵加班赶进度,模型上的每一根梁柱、每一块板,每一个门窗都凝聚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血——尽管很累,但没有人抱怨过,有的只是相互鼓励与支持的微笑。


说起实习经历当然要数2014级的学长学姐们最牛:有的在西北设计研究院实习,有的在中建三局实习,更有还没毕业就被上海的大公司高薪签约的。说起参赛经历,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大家在全国40多项专业竞赛中分别取得了全国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团体奖等不错的成绩。载誉归来,获奖者将比赛、实习的经历好不吝啬地分享给学弟学妹们,他们自身向我诠释了学习的真谛,成为我心目中当之无愧的榜样。这种“老带新”的学习模式,让我们受益匪浅。


很庆幸我能成为欧亚学院BIM工作室的一员,是学校善于前瞻性把握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这种敏锐的洞察力和强大的行动力,我们才能有机会这么早的接触到BIM,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的这个学习平台,对于毕业和就业,以及未来,我满怀信心和憧憬。


PS.感谢陈迪意同学提供文字素材


徐缤荣 提供

甘露 美编



投稿请联系:982398046@qq.com

@人居一姐 谢谢大家的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